法文系成功举办2019年校庆学术报告会

 

2019年 5月28日下午,复旦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法文系校庆报告会于文科楼209室举行,法文系全体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会。本次报告会由系主任袁莉老师主持,杨振赵英晖陈杰三位老师分别和大家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心得。

 

 

        杨振老师首先作了题为《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留法学人:学业、生活与交游》的主旨报告。该报告以“法国回忆的共建”为主题,采用横向集体构建的模式,收集整理了徐仲年、曾仲鸣、孙福熙等上个世纪30年代留法学子的法国回忆。其中,杨振老师通过大量珍贵的文件、照片等史料,重点介绍了徐仲年在留法期间和解放前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状态。在杨老师看来,徐仲年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上半叶的法国汉学研究。这种推动作用不仅在于徐仲年对法国汉学研究的具体学术贡献,更在于他带动了很多机构共同建设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关系。

 

 

        紧接着,赵英晖老师作了题为《僵局与超越:<森林正前夜>中的反复修辞》的主旨报告。在《森林正前夜》中,作者科尔代斯为了摹仿醉汉的语言,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安排了很多徘徊复沓的独白。从这一现象出发,赵英晖老师引入了“反复修辞”概念。她认为反复是“最强大的修辞”,其功能是增强文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赵英晖老师还详细介绍了《森林正前夜》中不同类型的反复修辞,如不规则间隔反复,大间隔反复等等,从而构成对进程戏剧时序的否定,又呼应了尼采的“永恒回归”和“超人”概念。

 


        最后,陈杰老师作了题为《关于法国文学史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报告。在报告中,陈老师共阐述了三个主要观点:第一,将十七世纪古典主义在法国的兴起和民族主义倾向结合起来。他认为古典主义诞生于世俗王权的扩张和文艺复兴风潮相结合的大背景下,当时的法国社会意图依靠民族语言——即法语——来让法国再现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辉煌。第二,研究戏剧不能只看文本,还要看文本诞生的历史环境。第三,古典主义虽然是建立在“规则”基础之上,但其中更有关于的“品味”的问题,比如贵族的品味如何影响一般市民以及后世的品味,也是值得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每一场报告结束,三位老师都认真地回答了师生们的提问,现场学术氛围融洽热烈。

Copyright © 2021 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